close

網路上曾流傳著一個國際孤獨等級表。這個表把人的孤獨分為十個等級,它們分別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速食餐廳,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吃火鍋,一個人去KTV,一個人去看海,一個人去遊樂園,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去做手術。

不知道你能夠忍受到哪個等級?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些事情我全部做過,我是個孤獨的人,我可以忍受孤獨。”但是一個人吃飯、逛街和生活並不代表孤獨,這只能說明你比較擅長獨處;如果讓你回到熟悉的社交圈子中,你依然可以和朋友聚會,和家人共度時光。真正孤獨的人害怕社交,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不願意與他人交流,也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這種孤獨是有害的,因為長時間的自我封閉狀態,會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準。那我們要怎樣才能從這種孤獨的狀態中走出來?答案就在今天介紹的這本書裡《走出孤獨》。

《走出孤獨》的作者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書中阿德勒詳細闡述了孤獨產生的原因,並給出走出孤獨的指導方法。讀完這本書,你將會知道如何走出孤獨。

book

什麼是孤獨?

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定義:孤獨背後,是對人群的敵視。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如果你一個人做一件事的時候,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反而覺得很自由,那你並不是孤獨。但是你是被迫一個人去做一件事,因為你找不到一個你可以信任的人來和你合作,那麼你就是一個孤獨的人。也就是說,你的內心豎起了一道屏障,把你自己和其他人隔離開來。因此,你無法融入社會,去和其他人建立合作關係。舉個簡單的例子,像罪犯、自殺者這類人,其實都是內心極其孤獨的人。因為他們一遇到問題,不會想著去求助他人,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他們只會自己去尋求解決方法,不願意也無法融入社會。阿德勒認為,這就是他們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關於什麼是孤獨的解釋。一個人做一件事,並不意味著孤獨。真正的孤獨是指無法融入社會,與其他人建立起合作關係。這種形式的孤獨,即使你整日身處人群中,也和社會格格不入。

 

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在阿德勒看來,人之所以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自卑感。也就是說,孤獨是因為人們的自卑感引起的,自卑感人人都有,它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它是一個人對自身狀態的不滿。正因為感到不滿,所以我們想要彌補自身欠缺的部分,追求優越感,來超越自我,達到理想的狀態。

比如一個學走路的孩子,在看到身邊大人都能行動自如,他會感到自己的無力,因此有了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就驅動他追求優越感,去學習走路,從而能夠移動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更進一步說,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是因為人類的無知,又對未來充滿期待,所以才會去努力探索自然和宇宙,科學才會得以誕生和發展。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踏出的每一步行動,其實都是為了克服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這二者相輔相成,是人類超越自我的原動力。但是過於強烈的自卑感反而會讓我們跑偏方向,產生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正是這兩種情結,讓我們無法與人建立起合作關係,因而我們就會感到孤獨。

 

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

自卑情結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它是指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不相信自己有解決的能力,所以產生了自暴自棄的退縮反應。舉個例子,小美有口吃的毛病,使她產生了自卑感。擁有健全自卑感的人,就會盡力去彌補自己的缺點,比如通過刻苦練習說話來治好自己的口吃,並努力學習所需工作技能,為找到好工作做準備。相反地,小美並沒有這種改變的勇氣,她認為出去找工作,別人肯定會嘲笑她的口吃,所以她就乾脆不找工作,只待在自己狹窄的小世界裡。最後小美就會變得越來越害怕與外界接觸,因而也會感到越來越孤獨。

優越情結,也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它指的是一個人表現得自己好像很強大,從而沉浸在虛假的優越感中,以此來掩蓋內心的無力和自卑。阿明小時候比較窮,自己總是覺得低人一等。為了彌補自己的自卑感,他拼命去賺錢,無論是什麼手段,只要能夠賺到錢就可以。當他一旦有錢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炫耀。他會追求各種各樣的奢侈品,身上總是穿著各種各樣的名牌服飾。而一個總想著要突出自己特別身份的人,必然無法和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關係,因此也無法友好地融入社會,這樣的人會內心孤獨,其實也不足為怪了。

擁有自卑情結的人,因為忍受不了自己的自卑感和自己的無能,就通過追求虛假的優越感,來假裝自己很強大,因此掩飾內心的自卑感和無力感。這兩種情結都會導致人無法真正融入社會,去和他人建立起合作關係,因而人也就會感到孤獨。

 

如何才能走出孤獨?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意識到,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目標。什麼意思呢?阿德勒認為,決定一個人行為的不是他過去的經歷,而是他未來的目標。

所以在阿德勒看來,每個心理出現問題的人其實都是這種情況,行為和方法沒錯,但目標是錯的。比如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只要到人多一點的場合,就渾身發抖,為此他多次就醫,希望能夠過上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但在阿德勒看來,這位患者並不是因為渾身發抖,才無法與人交往。恰恰相反,他正是由於不想與人交往,才製造出不安的情緒,甚至出現不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就是說,他不正常的生理反應的目的是為了逃避社交活動。

由此可見,走出孤獨,我們要做的就是意識到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目標。只要目標變了,心理狀態和行為就會隨之發生變化。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強調,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只有明白這一點的人,才能積極關注他人,與其他人建立起合作關係。我們所追尋的優越感目標也應該在於此。

舉個例子,阿強是個職場上的老好人,對每個同事的要求都有求必應。然而他總是感覺與公司裡的人格格不入,在公司裡也沒有什麼可以能談上話的同事,因此感覺很孤獨。從阿強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目標是“獲取其他人認可”,所以她的行為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來服務的。雖然他會替其他同事完成工作,但他這種行為並不是奉獻,因為他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其他人能夠認可他。所以阿強要想真正走出孤獨,就得改變自己原先的目標,把目標重新設定為“在工作中奉獻自己的才能”。當在工作時,不再只關注自己能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可,而是關注其他人會不會因為你的工作而受益。當你學會在工作中與其他人合作,並不斷展現自我價值時,你自然就可以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總之,走出孤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我們要能夠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的是目標。當有這個意識後,我們就可以重新設定目標,將自己的目標和社會上的其他人聯繫起來,去與其他人合作,為其他人做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行為不但能夠使他人受益,也能夠發展自我。

 

總結

首先,我們重新認識了孤獨。一個人做一件事並不意味著你是孤獨的人,真正的孤獨,意味著你無法融入社會,不能與其他人建立合作關係。其次,我們瞭解了人會感到孤獨的原因,根源就在於自卑感。正常程度的自卑感能夠讓人奮發向上,超越自我。但是強烈的自卑感會讓人產生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一個人會因自卑感走向超越自我的道路,還是孤獨的道路,取決於這個人是否擁有充足的社會感。社會感強的人,能夠積極融入社會,去和其他人建立起合作關係;缺乏社會感的人,則自顧自己,無法很好地融入社會,與其他人產生聯結。最後,我們知道了走出孤獨的方法,首先就在於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的是目標,其次,我們需要重新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能夠體現自己充足的社會感。當你學會和其他人良好聯結,並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成長時,即使你獨來獨往,也一樣能活出自己的價值。所以,重新給你設定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去和其他人合作吧!

arrow
arrow

    JT才知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