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思考,快與慢》。作者丹尼爾·卡尼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的鼻祖。

本書開創性的貢獻,就是把人類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兩個系統。或者按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分成系統1和系統2。系統1是依賴直覺的、無意識的思考系統,系統2是需要主動控制的、有意識進行的思考系統。

cover

人腦兩個系統

系統1是直覺系統,運行起來速度快,不怎麼消耗腦力,不用意識控制,可以稱為快思考。系統2是非直覺系統,有意識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主動控制,可以稱為慢思考。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一張女士的照片,她的頭髮是黑色的,正在瞪大眼睛,看起來是個年輕人。這些判斷對你來說幾乎是自動完成的,是無意識的,而且毫不費力,這就是系統1在發揮作用,這是你的快思考。而當你面對一道乘法計算題,比如17乘以24,你可能知道答案的大概範圍,但是除了少數接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士之外,如果你不花點時間去計算的話,就無法得到正確答案。這個計算過程對你來說,需要集中注意力,刻意並且努力進行,還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這是系統2在發揮作用,也就是慢思考。

每一個人的思考過程,都是系統1和系統2合作的結果。正常狀態下,系統2只是稍微調整,或者按照系統1的建議來做判斷。當系統1運行遇到阻礙時,便會向系統2的理性思考求助,這也就是卡尼曼所說的,直覺遇到麻煩,理性會出面解決。

例如開車的時候,你按照道路標誌行駛,躲避車輛和行人,拐彎時打轉向燈,這些都是系統1的快思考,通過直覺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斷。而當你到了一個陌生的路口,需要選擇不同分岔路的時候,你往往會慢下來,讓系統2的慢思考介入,搜尋路牌上的有效資訊,或者查地圖,做出判斷,就是系統1和系統2的完美合作。

雖然在主觀上,往往覺得自己是理性的,是理性在掌控著自己的決策。但實際上,系統1才是你行動的依據,你的大多數行為都是在系統1的指引下,在無意識之間完成的。這是什麼呢?因為系統2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類大腦又是天生有惰性的,不願意多付出這些注意力。在這種惰性之下,系統2往往會對系統1的直觀判斷無條件接受。系統1的直覺式快思考,也就成為了人們決策和行為的真正主宰。尤其是在人精力不足的情況下,系統2會更加弱勢。

書裡舉了這麼一項實驗,審核官要審核犯人的保釋申請,成功率跟審核官吃沒吃飯有很大關係。要是審核官在飯後審,通過率就高達65%,幾乎是平均水準的兩倍。通過率最低的是什麼時候呢?是審核官飯前的時段。那時候審核官又餓又累,沒什麼精力,往往不會認真判斷,直接棄權,也就意味著保釋申請不通過。

 

系統1的“七宗罪”

每一個人的大腦裡都存在系統1和系統2,對於日常問題,用系統1就可以做出直覺判斷;對於複雜問題,需要系統2發揮理性,用慢思考來解決問題。但是系統2往往會因為惰性,不能及時啟動介入,或是直接採取系統1的直覺思考結果,導致系統1佔據優勢,主宰整個思考過程,容易讓我們在思考過程中出現偏見和錯誤。比較典型的是三種偏好和四種效應。

一. 典型性偏好

就是人們會過度關注典型事件,而忽視了典型背後的概率。有這樣一個實驗,先告訴你,一個人在紐約地鐵裡閱讀《紐約時報》,然後讓你猜測她的學歷,她是有博士學位,還是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實驗結果顯示,大多數人想都沒想,就選擇了博士學位這個選項,這是基於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斷,但從概率來說,這個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因為在人群裡,有博士學位的人和沒有大學文憑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而系統1對於看報紙這個典型特徵的過分關注,很容易讓你忽視基礎概率,這就是典型性偏好導致的偏見。

二. 可得性偏好

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現在大腦裡,人們就認為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比如,你看新聞,發現上個月發生了一起飛機相撞事件,那你出遠門就容易選擇開車或者坐火車。如果依靠理性,你應該去認真計算各種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對。可得性偏好的成因,在於系統1會將“容易出現”和“概率較高”弄混,寧可做直覺判斷,也懶得啟動系統2進行科學的概率運算。

三.因果性偏好

系統一有個特點,喜歡對事物進行因果關係解釋。例如,高空滑雪技巧比賽,運動員要是這回做出一個完美動作,要是下一次動作表現不好,你會認為,運動員已經領先了,所以特別緊張,發揮失常。如果下一個動作表現得更好,你就會認為,運動員已經拿到了高分,心情放鬆,也就能更好發揮競技狀態了。這樣的判斷往往沒有什麼事實根據,只不過是你大腦裡的系統1,自動生成了因果關係解釋。因果性偏好的成因,可能和人類與生俱來的合理化天性有關,所見所知的各種事物,都需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合理化解釋。

四.光環效應

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資訊之後,這些資訊就會影響你對事物的整體判斷和理解。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他假設有兩個人,一個叫艾倫,另一個叫本,用一組詞語對他們進行描述,然後再要求志願者對這兩個人的個性進行評價。對艾倫的描述,把褒義詞放在前邊,比如聰明、勤奮,把貶義詞放在後邊,比如衝動、挑剔、固執、忌妒心強;對本的描述,還是這些詞,但是順序掉了個個兒,貶義詞放在前邊,褒義詞放在後邊。結果,志願者都認為艾倫是個好人,本有問題。而且,你還會在大腦裡做解釋,你會認為艾倫首先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有理由固執,甚至這種固執還是值得尊重的;本首先是個忌妒心強和固執的人,這種人越聰明,你就會覺得他越危險。其實,兩個人唯一的區別,只是你對他們的瞭解順序不同,系統1對先瞭解的資訊先入為主了,這就是光環效應導致的偏見。

五.錨定效應

指的是你評估某一個未知事物之前,先會估計一個參考答案,這叫錨定值,然後再來調整。問題是,你在估計參考答案的時候,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往往並不準確,即便是你再去調整,也會出現巨大的評估誤差。再講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向參觀博物館的遊客提兩個問題:第一,最高的那棵紅杉樹是高於1200英尺還是低於1200英尺?第二,你認為最高的那棵紅杉樹有多高?第一個問題裡提到的1200英尺,會對遊客的頭腦產生影響,成為遊客回答第二個問題時的錨定值。在這個錨定值下,遊客對第二個問題的平均答案是842英尺。而如果把第一個問題中的數值改成180英尺,遊客對第二個問題的平均答案變成了282英尺。正是錨定值的改變,讓遊客的判斷發生了巨大變化。

六.框架效應

指的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描述,會導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判斷。比如說,在描述某個手術術後病人生存情況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說手術後3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第二種說手術3個月後會有10%的病人死亡。這兩種描述只是說法不同,其實含義是一樣的。但是,實驗證明,無論是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還是一般社會公眾,都覺得第一種方法更好。

七.稟賦效應

是指當你擁有某個物品之後,你就會覺得它價值更大。來看看著名的馬克杯實驗,實驗人員把馬克杯作為商品在學生之中隨機分配,然後讓學生自由交易,結果發現成功完成交易的沒有幾個,因為馬克杯買家和賣家對於馬克杯的估價差得特別多。賣家估價中位數為5.25美元,但買家的估價中位數只有2.25美元。

 

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偏見和失誤?

作者給出了三點建議

1. 放慢思考速度

在認識到大腦的惰性和非理性後,在決策時要有意識地調動系統2,來對系統1的直覺思考結果進行理性檢驗,彌補系統1的缺陷,減少那些由直覺產生的偏見和錯覺。

2. 事前驗屍

也就是讓我們在對一件事情做決策時,先假設這件事情將來會失敗,然後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下導致這件事失敗的可能原因,同時按重要性和概率進行排序。這樣可以未雨綢繆,預防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3. 飲水機閒談

就是在決策之前,到比較輕鬆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飲水機旁,聽聽大家的閒談和批評。去面對這些批評雖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氣自我批評,還是容易得多。而無論是聽別人的閒言碎語,還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評,目的都是一個,讓思考慢下來,讓系統2運轉起來,儘量避免系統1的直覺思維和快思考,可能給你帶來的偏見和失誤。

 

在人類的決策行為模式中,由於系統2的懶惰,很多時候系統1會佔據主導地位,但是系統1的直覺式思考模式又存在種種缺陷,容易導致人類決策中的偏見和失誤。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去彌補這種缺陷,用系統2去彌補系統1,用慢思考去彌補快思考,有利於提高決策品質。

arrow
arrow

    JT才知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