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美從小讀書就非常努力, 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不錯的工作,為了能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他拼命存錢,下班後還兼差,所有的時間幾乎被工作沾滿,很少有其他娛樂活動。但最終她存錢的速度還是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一天他看到新聞報導,某某網紅又在哪買了房子開箱,他心有不甘的抱怨:“憑什麼現在一個啥都不會的小姑娘,弄個視頻玩直播,唱唱歌、扭扭腰、鬥鬥嘴、就能一天抵我一個月的收入?我奮鬥10年,還沒有她半年的收入多!我那麼拼命,還不如她天生長得漂亮!真不知道這個社會怎麼了,到底是誰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是啊,為什麼?

為什麼勤奮到感天動地的小美,最終卻“輸”給了20歲出頭的小網紅?

真的是因為時代變了嗎?

因為網紅妹子長得漂亮嗎?

還是這個社會不看努力看顏值了呢?

都不是,是因為他們在用不同的方式售賣自己的時間!

v2-ed8534ae7d758f900ed100472288f2d9_b

我們一生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消耗只去不回的時間。如果你做的事能讓你有所收穫,那麼你付出的時間可以視作「被出售」了。如果以我們累計創造的價值做分子,以我們用於創造價值的時間做分母,就可以算出在一個時間範圍內我們產出的價值,如果把這個結果標準化,比如說時間單位為「小時」,那麼就可以把這個數值稱之為你的時間單價:

blog_1

那麼如何衡量你在一定期限內創造了多少價值呢?

就是拿你的「時間單價」去乘以「能產生價值的時間」,就可以得出你在這段期限內的「個人生產總值」:

blog_2

比如,你的時間單價=200元/小時,每天工作八小時,那麼你一個月的個人總產值為200×8×20=32000元。

如果你吃過回轉壽司,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時間就像是在你身邊不斷往前流走的一個個餐盤,而你作為廚師,要努力烹飪出美食,然後把美食放在餐盤上,才能把這份“時間”賣出去,不同的廚師,放上去的菜品還都不太一樣,所以價格也不一樣。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偌大的回轉壽司店,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知識、能力、產品將這些從自己身邊流走的時間餐盤給裝滿食物,出售給其他需要的人;與此同時,我們也會購買其他人出售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這個世界只會交易一種產品,就是:時間。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時間商人!

 

時間商人的四種模式

第一種方式:零售時間

我們回到上面的故事,如果我們用個人生產總值的公式來看,就能明白他們的收入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異了。

小美的那種方式,本質是在通過自己的「勤奮」來增加「能產生價值的時間」:

每天上班工作8小時,別人下班後就去約會、休息;他去兼差,增加產生價值的時間3小時,因此,時間一長,他就會獲得和他付出的時間成正比的收入提升。但是這種增加個人生產總值的方式是有極限的,就是一天只有24小時,除去休息的必要時間,留給他還能填滿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另外,也正是由於他的勤奮,他花在「提高個人時間單價」上的時間太少了,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了生產而疏於學習。長此以往,他只能讓自己不斷的做低水準的創造,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盡,也無法再更進一步。

這種把自己的時間出售給個人或者單個公司,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時間給「零售」出去了,無論是在公司工作,還是下班後兼差,本質都還是零售自己的時間。比如最近很火的一些兼差的職業:UBER司機、FOODPANDA快遞員、上門服務的美甲師….這些工作本質就是幫助你把剩餘的個人時間給利用起來,再零售出去。短期內看似可以增加你的收入,但是這種方式是有極限的,而且會佔用你很多原本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時間。

那麼,在這種模式下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個人收入呢?

就是提高你的時間單價

時間單價的提升在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能力越強,時間單價越高。而方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將你的注意力更多的花費在自身成長上,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垂直領域的職業水準,這樣老闆就願意花更多的錢買你的時間。

 

第二種方式:批發時間

我們再來說一下網紅的「時間售賣」模式是什麼?

回顧一下這個公式:

blog_2

如果想要提高你的個人生產總值,除了提高自己的時間單價,或者擠滿自己的時間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注意,公式右側使用的是:能產生價值的時間,你把你的個人時間出售給個人或者單個公司,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時間給「零售」出去了,那麼這種出售時間的方式是有極限的,也就是一天頂多24小時。

但如果你把創造的價值,同時賣給很多人呢?把同一份時間賣給盡可能多的人,要學會善用互聯網技術把邊際成本降為零。

比如說你做一次2小時的演講,你面對1個人的時候,需要花費2小時的時間,每小時收費1000元,你的收入是2000元;而如果你面對的是100人,你依然只需要花費2小時,但實際產生價值的時間,就變成了每人2小時,總共是200小時,你所產生的價值就是200000元!

這個就相當於你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了!而通過批發的方式來「橫向擴展」自己能產生價值的時間是無限的!

blog_3

網紅的時間售賣模式是什麼?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售了

雖然網紅直播的內容,普遍來講含金量並不高,我們姑且算你平均看一小時網紅直播,可能會打賞1元給網紅吧,也就是她的時間單價只有1元,但是同時可能會有10萬人來看她的直播,因此她這1小時的個人總產值就是10萬元!

所以跟小美一比,一個有10萬粉絲的網紅小妹,她的時間價值確實是小美的幾百倍!

看似她們比的是“價值”,其實他們比的是“模式”。

最近崛起的一批提供課程的知識付費講師、網紅主播等百萬年薪的網師、網紅,背後的原因正是網路技術的成熟,幫助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時間更高效的“批發”出去。

還有暢銷書作家也是該模式中的翹楚,英國著名小說家J·K羅琳,憑藉一本《哈利波特》總共賺取11.5億美金!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哇,太棒了!我也想做一個網紅,或者開始自己寫書,將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

別急,我們還有另外2種更高級的時間售賣方式要告訴你。

 

第三種方式:買賣時間

我們要知道任何東西,只要有人賣就會有人買,而且通常一個人可以同時兼具買方和賣方的雙重身份,放到這件事情上也如此——你在出售自己的時間,也免不了買他人的時間。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購買他人的時間,你正在使用的手機;到餐廳吃飯;你坐的椅子,都是別人用自己的時間製作出來的。你看似是在購買產品,其實你購買的是為了讓這個產品放到你面前,所有參與人員的時間。

為什麼你需要買他們的時間,而不是自己做一個?

一來是自己做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嘛,比如一個Iphone手機,30000多元一台,你感覺挺貴的,但如果真讓你自己去造一台,可能給你8000萬,再給你1年的時間,你都不一定能造的出來…..

二來是用同樣的時間,你可以做更有價值的事,比如你目前的收入是一個月4萬元,那麼按每個工作日8小時的工作時間來計算,你每小時的時間價值就是250元。如果一件事能夠幫你節省1小時的時間,需要的費用又低於250元,你就應該花錢買,而不是自己動手,不是嗎?

比如,你在工作時想要去買杯咖啡,可能一來一回需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而叫外送,你只需要支付20元,就能讓人幫你把咖啡送到家。這是多划算的事啊!但很多人依然會選擇自己跑去買?

所以,從這個點望去,時間>金錢,能買到的都是便宜的,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你就跑贏了全國95%的人。

再來就是創業當老闆,就是有資格批量、合理地購買他人的時間,而後以適當的價格把那些時間的價值再賣出去。假設你的專長是想文案,對於拍攝跟剪片都很不擅長,所以自己作影片很慢,一個月只能產出一支影片。但是如果你變成老闆,把你不擅長的部份外包出去,雇用專業的人幫你拍攝,配音,剪接,你就可以更專心的想文案,一個月就可以產出10支影片,提高了10倍的效率。

所以買賣時間的本質是一個種放大器,通過買入別人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效率、提升時間單價、擴大生產規模,幫助你快速滾起雪球,迅速的累財富。

 

 第四種方式:收時間稅

最後一種方式,也是最高級的一種方式,用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詞來解釋,那就是:平臺。

你並不需要出售時間,而是創造出一個平臺,讓其他人可以到你的平臺上自由交易他們的時間,而你只需要對在這個平臺裡的每一筆交易收稅即可。

比如以下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超級大公司,也都是採用了平臺模式:阿裡巴巴、騰訊、亞馬遜、Facebook、google、Uber、蘋果的AppStore…..以及全世界的所有政府。這種方式一旦成型,就會演化出一個帝國,在保證平臺安全、有序的前提下,讓更多的人加入你這個平臺,花更多的時間在你這個平臺上,你就能源源不斷的賺很多錢。而平臺成功的原因並不僅僅是網路效應,真正的原因是你能不能對平臺上的人「賦能」

一個賣家,選擇你的平臺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來幫助他的個人生產總值變的更高,透過下面兩個方法給予賣家「賦能」

1. 提高他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

比如說他是做知識付費的,你的平臺是否能幫助他在寫內容、編輯內容、錄製內容、聲音優化、個人品牌塑造、專家指導…等等方面賦能?讓他通過你的工具錄製的課程品質更好,或者製作的效率更高?

2. 提高他時間的批發量

就是讓他的這份創作能更快、更多的觸及到需要的人。網路效應確實能帶來更多的人,但並不定能帶來效率。假設你現在平臺上有1萬個做知識付費的講師,現在來了10萬個用戶,請問用戶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你又如何保證這1萬個人在這裡都有市場,讓好的內容賣的更好,差的內容自然淘汰?你可能就需要引入演算法來優化供需匹配

而平台抽稅,抽的就是平台為他賦能帶來的額外價值所兌付的報酬。所以,如果你想做平臺,要先想清楚你到底可以為他如何賦能?把這點做到極致,平臺自然就會慢慢演化出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T才知道 的頭像
    JT才知道

    JT的成長空間

    JT才知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