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貝爾納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科學天才,他具有天章雲錦般的想像和深刻過人的洞察能力。據說,他在飯桌上隨便的一席話所迸濺出的思想火花,別人可能一輩子都想不出來。
他本人除在結晶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做過重大貢獻外,還在科學的其它領域裏放射出了創造的光芒。他研究過氨基酸、維生素、液體的結構、隕石上的生命、大陸漂移等,在每個領域都提出了大有前途的問題。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科學思想。
可是貝爾納只停留在思想的洞察上,沒有下功夫去深入研究,他把這些問題的解決答案全部留給了其他人。有人認為,如果他深入研究自己提出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可是他習慣性地在一個地方放一槍,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他的許多朋友為他甚是惋惜。
貝爾納為什麼最後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金?有一種公認的回答是「他總是喜歡提出一個題目,拋出一個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後就留給他人去創造出最後的成果。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論文,其原始思想都歸功于貝爾納,論文都在別人的名下出版問世了,而貝爾納一直由於缺乏『面壁十年』的恆心而蒙受了損失」。
這句話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即興趣過於廣泛、思維過於發散,對精細、深入的創造是非常不利的。 後人就將這種現象稱為「貝爾納效應」。
大家應該聽過挖井人的故事:
有一個人要挖一口井,但挖了許多天都沒有挖出水來,於是他放棄了這個地方,到下一個地方繼續挖。
這次,他又挖了許多天,還是沒挖到水,於是又放棄了。
就這樣,他挖了許多個深深的洞穴,卻始終未能開掘出一口井,於是,他斷言這個地方沒有水。
不久之後,人們在它挖過的最深的一個洞穴底層,發現了濕土,於是有人接續他未完成的工程。結果他之前挖過的地方全都有水。
這個故事,正是對貝爾納效應最好的闡釋。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對於科學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的研究或者對於研究需要專注。
貝爾納效應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創造能力。這些能力可能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並形成靈感。這些靈感出現的時間可能很短,也可能夾雜在其他無用的想法中。因此能否抓住這些靈感並加以開發,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有很多人會抓住這些靈感,但是有更多的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些靈感的可貴之處,任由它們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直到某一天聽說別人在某個領域獲得了成功,才會想起自己的腦海中也曾經閃過同樣的想法。
能夠抓住這些靈感的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人抓住了這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加以開發並堅持鑽研,慢慢地走向了成功之路。另一部分人雖然抓住了這些靈感甚至加以開發,但是卻沒有堅持下去,以至於「為他人做嫁衣」,成為他人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而這些人,就是「貝爾納效應」的「受害者」。
其實從個人潛力的挖掘和運用來看,每個人都能夠取得成功。這種成功可能是某個領域內的專長和超越,也可能是某創新或突破,更可能是發展或延伸。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雖然成功有大有小,但是無論哪一種成功,都離不開個人潛質的開發或靈感的出現,以及抓住靈感後不斷開發的堅持。雖然在堅持的道路上,可能有痛苦、磨難甚至荊棘,但是只要我們能確定目標,朝向未來並努力不懈,就一定能夠藉由靈感的翅膀,飛向成功的彼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