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別人的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差距甚遠。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能會懷疑: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相信大家都對此疑惑不已。今天介紹的鏡中我效應,應該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自己。

0 (1)

「鏡中我效應」,是1902年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的,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庫利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著另一個過路者」。所以這個理論又被稱作「鏡中我效應」。顧名思義,「鏡中我效應」的內涵是,就像我們只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長相,「我」對自我的認知也都是來源於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與一般社會心理學理論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觀點相反,「鏡中我效應」指出,每個人的「自我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首先我們會想像他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其次我們會想像他人在這個認識之上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最後我們會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產生某種感情,這種感情將主導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舉個例子,「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萬元,然後,通過別人的種種評價和反應,去想像他們對「我」的認識,一個正在參與慈善活動的人。接著通過他人的口頭評論或者其他反饋渠道,「我」認為,他人對「我」的評價是「熱心、善良的人」。然後「我」對這種認識和評價感到十分喜悅,並因此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相信自己確實是個熱心、善良的人。之後「我」也會繼續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觀的形成過程。相反,在同樣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萬元,然後「我」發現別人對「我」的評價是「一個假裝熱心於慈善事業的偽善之人」。這個評價會讓「我」審視內心,相信自己參與慈善並不是因為偽善。於是「我」會產生憤怒和排斥的情緒,同時在這種情緒中也進一步認清自己—「我」絕不是一個偽善的人。

小說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節: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仿佛心裡住著魔鬼,骨子裡流著邪惡的血液。某一天,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機緣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於是所有人都讚揚他,認為他是聖人。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個好人,然後他開始用「好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逐漸發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說最後,他往往會為了保護那些認為他是「聖人」的人,和過去邪惡的夥伴反目成仇,並用生命贖清了自己過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聖人。這就是一個「鏡中我」塑造「真的我」的過程,故事雖然俗套,可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依據卻非常充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碰到類似的場景:有一位女子抱著小孩上火車,車廂中早已坐滿了人。其中,一個年輕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覺,一個人卻占了兩個座位。孩子哭鬧著要坐,並用手指著那個年輕人。但是年輕人假裝沒聽見,依舊躺著睡覺。這時,孩子的媽媽用安慰的口吻說:「這位叔叔太累了,讓他睡一會兒吧,他睡醒了肯定會騰出座位來的。」幾分鐘之後,那個年輕人睜開了眼,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然後坐直了身子,把另一個座位讓給了那個抱孩子的女子。小孩子哭鬧著要坐,年輕人不理不睬,媽媽的一句安慰之語卻讓年輕人客氣地讓座,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年輕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變了。可想而知,一開始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是「我占著兩個座位,你們能拿我怎樣」的無賴心理。但是,當他聽到那位女子對自己的評價後,他對自己的認知悄然變成了:「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他的「自我觀」變化了,隨即其相應的行為也就跟著變化了。可見個體與社會如此相關,個體往往需要通過社會中其他人的評判,才能完成對自我的認知。這一點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很多時候是由社會反饋決定的,別人認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為了融入環境和集體,我們必須正視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這可以幫助我們適當的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調整,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盲從。在適當的時候聽從別人的建議很重要,保持自己的主見和判斷能力也同樣必不可少。這樣才可以認識真正的自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T才知道 的頭像
    JT才知道

    JT的成長空間

    JT才知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